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罗制参》

平生愿识韩,一见屣履迎。
自揣何所持,徒有汗背惊。
下士公盛德,事贤我真情。
西南大幕府,控制七十城。
自公归奏功,泰阶夜光明。
上前论宾客,岂但丞冰衡。
况公天人学,根本敬与诚。
么麽见事功,万物待生成。
三月涨桃花,镜面江流平。
若为化樯乌,亲送帆楫行。
临风嘿凄然,一纸聊寄声。
上有字加餐,意重千金轻。
勿言暂暌阔,四海如弟兄。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崇敬和对自己的谦逊之情。他通过描写自己的心情和处境,以及对韩愈的赞美,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首联“平生愿识韩,一见屣履迎。”表达了作者平生愿望就是能够结识韩愈,而一见面就非常欣喜地迎接他。这一联凸显了作者对韩愈的敬仰和倾慕之情,以及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颔联“自揣何所持,徒有汗背惊。”则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和惶恐之情。他自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只是感到惶恐和惊讶。这种表现展现了作者的谦逊和真诚,也更加凸显了他对韩愈的崇敬之情。 颈联“下士公盛德,事贤我真情。”则进一步赞美了韩愈的品德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敬重和追求。这一联通过对比,更加凸显了韩愈的高尚品质。 接下来几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他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诚,而不是功名利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珍视,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抒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韩愈的崇敬和对自己的谦逊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创作背景
**《送罗制参》是宋朝诗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李流谦送别友人罗制参赴任或出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愿。具体内容可能涉及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罗制参未来职务的期待和祝愿。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无法提供更多关于该诗创作背景的详细信息。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相关的诗歌解读或历史背景研究。
诗词关键字: 奏功 事功 加餐
相关诗词
  • 1
    [元]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莫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啮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
    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 2
    [宋]
    相逢三十春,欢宴殊未足。
    都门今见君,行意一何速。
    正之南国秀,德业素所畜。
    才名振京师,贤达竞推毂。
    当年诸邑政,惠爱春兰馥。
    惟思结恩信,几欲弛鞭扑。
    一朝使王畿,茂草鞠圜狱。
    高怀富经纶,余事归简牍。
    风骚入冥搜,落笔动盈幅。
    忠诚人所怀,正直神介福。
    轻舟扬高旌,锦袂耀乡服。
    西风浙江远,秋色方在目。
    欢声溢闾巷,喜气沾僮仆。
    东南岁仍饥,仁主意方属。
    君才固有余,足以振疲俗。
    行闻变潢潦,千里尽平陆。

  • 3
    [唐]
    作尉长安始三日,忽思牛渚梦天台。
    楚山远色独归去,灞水空流相送回。
    霜覆鹤身松子落,月分萤影石房开。
    白云多处应频到,寒涧泠泠漱古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