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粹彦璨写予真求赞》
王父当年此治中,嗟予鬓角未成童。 只因阖郡攀泥轼,何事偏图鹤发翁。 |
作品赏析
|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父亲的怀念和对自己早年童年的回忆。首句“王父当年此治中”是对父亲的尊崇和怀念,描述了父亲曾经担任过的职务。次句“嗟予鬓角未成童”则是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感叹那时自己还未成年,鬓角尚未长出成人的毛发。
三、四句“只因阖郡攀泥轼,何事偏图鹤发翁”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其中,“阖郡攀泥轼”是指全郡的人都来攀住泥泞的车轼,为父亲送行,表现了父亲在当地的威望和人心所向。而“何事偏图鹤发翁”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离去后的悲痛和遗憾,感叹为何偏偏让自己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来承受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父亲的回忆和怀念,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
创作背景
《赵粹彦璨写予真求赞》是宋代的周必大所写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诗题和内容来分析。
从诗题来看,赵粹彦璨画了周必大的肖像,并请求他为这幅肖像写一个赞词。这可能是一种友谊和尊重的表示,也可能是赵粹彦璨希望通过周必大的赞词来增加这幅肖像的艺术价值。
从诗的内容来看,周必大在赞词中描述了自己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也表达了对赵粹彦璨画技的赞赏。同时,他可能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人生、友情等主题的一些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赵粹彦璨为周必大画肖像并请求他写赞词,而周必大则借此机会描述自己的形象,表达对赵粹彦璨画技的赞赏,并抒发对人生和友情的感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一段江山秀气,风流故国王孙。
三年不惯冰天雪,白璧借春温。
宦路常难聚首,别期先已销魂。
与君两鬓犹青在,梅竹老夷门。
-
驾鸡栖尾隼舆行,取次亭台若幻成。
五亩季方荣独乐,一麾侯岂厌承明。
芳时别驾联镳出,归晚华灯夹道迎。
留得广平春却否,传闻已有玺书旌。
-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
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
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
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