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九华山化城峰》

攀萝度险捷猱猿,石角钩衣屦尽穿。
莫讶远寻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阶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艰苦的攀山越岭的旅程,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首句“攀萝度险捷猱猿”,用“攀萝”形容山路艰险,需要用手攀爬藤蔓前行,“捷猱猿”则比喻诗人攀爬的技巧和速度如同猿猴一般矫健。次句“石角钩衣屦尽穿”,进一步描述路途的艰险,尖锐的石头角落勾破了诗人的衣裳,磨穿了鞋子,可见旅程之艰难。但诗人并未因此而退缩,末两句“莫讶远寻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阶前”,用“莫讶”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的态度,“远寻金地藏”则比喻探索深山幽谷,寻找隐藏其中的珍贵之物,“也曾徐步玉阶前”则表明诗人并非只擅长攀爬险峰,也曾在平坦的玉阶上悠然步行。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豪迈的气魄,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登九华山化城峰》是在游览九华山化城峰时所作。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化城峰是九华山的主峰之一,风景秀丽,气势磅礴。诗人登上化城峰,感受到山峰的壮美和神秘,因此创作了此诗。 此外,周必大在创作此诗时,还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宋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风盛行,周必大作为当时的文人,难免会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同时,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也可能在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登九华山化城峰》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自然景观的感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诗人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诗词关键字: 徐步
相关诗词
  • 1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 2
    [唐]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佛身瞻绀发,宝地践黄金。
    云向竹谿尽,月从花洞临。
    因物成真悟,遗世在兹岑。
  • 3
    [明]
    修竹藏精舍,香林绕化城。
    窗中九峰秀,门外五湖平。
    绿树凉云合,丹枫夕照明。
    祗缘山太静,易得感秋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