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

倚相端能记典坟,子羔未可治人民。
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
堂下从渠糟粕议,城南容我简编亲。
铁更三擿韦三绝,将圣犹然况后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文化韵味的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典籍、学问及前人智慧的赞美和追求。 首联“倚相端能记典坟,子羔未可治人民。”上句典出《左传》,倚相是郑国的大夫,他能够背诵先王的典策文献,因此被比作古代的圣人。这里作者用倚相来赞美那些博学多才,精通典籍的人。下句则用子羔来做对比,子羔是孔子的学生,虽然他曾担任过费地的长官,但孔子认为他还没有能力治理人民。这里作者用子羔来比喻那些虽然有一定的学问,但还没有达到能够治理人民的地步的人。 颔联“十年莫作攸之恨,万卷方知甫也神。”上句用典出《左传》,攸之因为没有好好学习先王的典籍,而后悔莫及。这里作者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像攸之一样后悔。下句则赞美杜甫的才华,只有读过万卷书,才能真正领略到杜甫诗歌的神韵。 颈联“堂下从渠糟粕议,城南容我简编亲。”上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议论纷纷的世俗之言的不屑一顾,而下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亲近书籍,钻研学问的热爱。 尾联“铁更三擿韦三绝,将圣犹然况后人。”铁更三擿、韦三绝都是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这里作者用这些典故来激励自己要像古人一样勤奋读书,追求学问。而“将圣犹然况后人”则是说,连古代的圣人都要这样努力追求学问,更何况是我们后人呢? 整首诗充满了对典籍、学问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勤奋读书、不断追求进步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是宋朝诗人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王籍的求学经历和周必大对他的鼓励有关。王籍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文学青年,他渴望求知,追求学问。周必大作为他的友人或长辈,对王籍的求学精神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在这首诗中,周必大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王籍勤奋好学的赞扬,并对他的未来寄予了厚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周必大对读书堂的推崇,认为它是一个培育人才、传承知识的好地方。 综上所述,《王籍文学求读书堂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周必大对王籍求学精神的赞赏和鼓励,以及对读书堂的推崇。
诗词关键字: 简编 糟粕 后人
相关诗词
  • 1
    [唐]
    蜀土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
    阵图一一在,柏树双双行。
    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
    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
    赖蒙灵丘境,时当明月光。
  • 2
    [宋]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
    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 3
    [宋]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
    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
    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莫使跟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