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冬夕书事》

堪嗤栖屑客长安,风雪加添近腊寒。
冻笔呵来书字淡,孤灯挑尽向窗残。
十年苦思诗千首,一夕回肠事万端。
家住天涯归未得,岭梅江蓼自辛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诗,描绘了一位在长安漂泊的诗人,面对风雪交加的寒冬,孤独寂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首联“堪嗤栖屑客长安,风雪加添近腊寒。”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的生活状态,以及环境的恶劣。用“堪嗤”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而“风雪加添近腊寒”则突显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严酷。 颔联“冻笔呵来书字淡,孤灯挑尽向窗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艰辛。诗人用冻僵的笔呵气书写,孤独的灯光在残窗下闪烁,这些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辛苦。 颈联“十年苦思诗千首,一夕回肠事万端。”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十年的苦思冥想,诞生了千首诗作,而一夜之间,却回肠九转,思绪万千。 尾联“家住天涯归未得,岭梅江蓼自辛酸。”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生活的辛酸。诗人家住天涯,无法归去,只能看着岭上的梅花和江边的蓼草,心中满是辛酸。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生动,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创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的艰辛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创作背景
**《冬夕书事》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首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元和元年(806年),当年冬天,作者田锡新制布裘,一时有感,写了这首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约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八年(813年)之间,当时田锡为母守孝,居住在渭河北岸的渭村,经常与劳动人民接触。在严冬时节,他由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想到广大人民的无衣无食,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回肠 来书 加添
相关诗词
  • 1
    [唐]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
    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
    虽怀丹
  • 2
    [宋]
    寒窗明夜月,散帙耿灯火。
    破见裂冰澌,败席荐霜笴。
    废书浩长吟,想子实劳我。
    清篇追曹刘,苦语侔岛可。
    酣饮每颓山,谈笑工炙輠。
    驾言当有期,岁晚何未果。
    幽梦辞如云,别愁牢若锁。
    雪水渐涟漪,春枝将婀娜。
    客心莫迟留,苑葩即纷堕。
    何当迎{上竹下ナ下乂}前,相逢嘲饭颗。
  • 3
    [宋]
    壁灯花落夜将残,天远那知客思单。
    鹤帐不成云外梦,燕楼空锁雨中寒。
    千年风雅教谁主,一曲凄凉只自弹。
    又恐孤山梅渐老,明朝相约过长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