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渭北即事书呈太素》

渭北居来似塞垣,三逢尧历度寒暄。
家贫老幼思归国,性僻交朋少及门。
天暖忆游沙苑寺,雪中会过洛河村。
流年又日重阳节,赏菊论诗酒一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感怀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渭北居来似塞垣,三逢尧历度寒暄。”描绘了诗人在渭北居住的环境,与边塞相似,经历了多次春夏秋冬的变换。颔联“家贫老幼思归国,性僻交朋少及门。”表达了诗人因为家庭贫困,老少思念回归故乡,而自己性格孤僻,交友甚少。颈联“天暖忆游沙苑寺,雪中会过洛河村。”则回忆了诗人在天暖时游览沙苑寺,在雪中路过洛河村的情景。尾联“流年又日重阳节,赏菊论诗酒一樽。”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又到了重阳节,诗人欣赏菊花,品酒论诗,感慨万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渭北即事书呈太素》是宋朝诗人田锡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和学者们都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观察。田锡作为当时的文人,对社会现状和自己的处境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2. 个人经历:田锡本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学识,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经历了某些事情后,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综上所述,田锡的《渭北即事书呈太素》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历史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诗词关键字: 归国 寒暄 流年
相关诗词
  • 1
    [明]
    官柳风柔拂酒盏,渭北江东意何限。
    五马谁驱高盖车,画省秋云犹满眼。
    累累肘印腰带黄,太守年才三十强。
    闾门不敢鸣驺过,里中长者多父行。
    高堂日迟采衣舞,一觞一咏声琅琅。
    紫薇巨公颜色扬,诸孙绕膝儿绕床。
    床头经史映簪笏,膝下欢娱殊未央。
    亲恩君宠两磅礴,膏雨还随使车落。
    深村无吠厖,公府多神雀。
    爱月还登镇海楼,寻幽或到烧丹壑。
    镜川几曲春澄澄,人言使君如水清。
    棠阴无事坐舒啸,惟听江声杂鸟声。
  • 2
    [唐]
    魑魅来相问,君何失帝乡。
    龙钟辞北阙,蹭蹬守南荒。
    览镜怜双鬓,沾衣惜万行。
    抱愁那去国,将老更垂裳。
    影答余他岁,恩私宦洛阳。
    三春给事省,五载尚书郎。
    黄阁游鸾署,青缣御史香。
    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
    渭北升高苑,河南祓禊场。
    烟花恒献赋,泉石每称觞。
    暇日从休浣,高车映道傍。
    迎宾就丞相,选士谒昭王。
    侍宠言犹得,承欢谓不忘。
    一朝贻厚谴,五宅竟同防。
    凶竖曾驱策,权豪岂易当。
    款颜因侍从,接武在文章。
    且惧威非虤贝,宁知心是狼。
    身犹纳履误,情为覆盆伤。
  • 3
    [宋]
    绿绮空弹恨未平。
    可堪执手送行人。
    碧酒谩将珍重意,莫辞斟。
    我定忆君吟渭北,君须思我赋停云。
    未信高山流水曲,断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