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好事近·华烛炯离觞》

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
作品赏析
这首诗《华烛炯离觞,山吐四更寒月》是一首描绘夜晚场景的诗,描绘了山间的月色、公子们的欢聚、读书的灯光以及寒夜中的温暖。 首先,“华烛炯离觞”描绘了夜晚的华灯明亮,如同为离别的酒宴照亮一般,给人一种温馨而略带离别的情感。 “山吐四更寒月”则描绘了山间在四更时分的月色,寒冷而清新的月光洒在山间,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公子唾花枝玉,尽一时豪杰”描绘了公子们的欢聚场面,他们吐气如花枝般美丽,如同当时的豪杰一般,给人一种豪迈而热烈的感觉。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绝”则描绘了他们在冬季的夜晚在兰若寺中读书的场景,灯火明亮,仿佛照亮了整个世界,让人对清净无为的境界产生向往。 “纸帐地炉香暖,傲一窗风月”描绘了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读书,傲视窗外的风月,给人一种安逸而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清净无为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公子们的欢聚和读书的场景,表达了对豪杰精神和知识的敬仰。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创作背景
张元干的《好事近·华烛炯离觞》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秋,当时作者被召入朝,担任了一定的官职。然而,他的主张和秦桧相左,很快就被排斥出朝。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一位渔父的形象,展现了作者潇洒疏放的襟怀和自由自在的心境。
诗词关键字: 地炉 兰若 花枝
相关诗词
  • 1
    [宋]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 2
    [清]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
    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 3
    [宋]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