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梦锡机宜寺簿》

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
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
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通过对官员的描述,诗中表达了对清贫正直的生活方式的赞赏,以及对那些在复杂社会中保持本心的勇气的敬佩。 首联“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诗人通过描绘这位官员坚辞做官,而致力于地方事务的情景,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独立精神。太府是对太尉的尊称,掾是副职的代称,这里指太尉府中副职。平阳是地名,可能是这位官员曾任职的地方。他虽然拒绝做官,却在地方上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颔联“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的生活方式。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却以此为乐,这是对“名教”的坚守,即对道德规范的坚守。他效仿古代贤人隐退山林,保持低调和沉默,这是对“昔贤风”的继承和发扬。 颈联“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描述了他在人群中低头不语,却坚持正义,心甘情愿地站在真理的一方。这表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面对困难和压力,也绝不妥协。 尾联“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转折点,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未来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担心这位官员的品格和行为会被世人误解,甚至被列入鬼录。然而,他的骨相本应预示他成为三公(古代高级官位),这更加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潜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廉洁奉公、坚守正义的官员,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独立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对那些在复杂社会中保持本心的人给予了深深的敬意。
创作背景
《挽梦锡机宜寺簿》是宋朝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悼念友人的诗歌。其创作背景是,诗人的好友梦锡(可能是诗人的友人或同僚)去世,诗人感到十分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挽诗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诗歌通过描绘梦锡的生前事迹和品质,展现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上一首
《杨花》
下一首
《五老》
诗词关键字: 正论 名教 甘心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