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某些事物本质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虚伪和不真实的批判。
首句“来自淤泥中,根苗何足取”,直接点明了这个事物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的,这似乎是一个很普通的开始,但接下来的诗句却让这种普通变得不寻常。诗人用“根苗何足取”来形容这个事物,暗示它并不值得人们去追求或重视。
“饾饤上盘登,敢为梨栗伍”,这两句诗进一步揭示了这个事物的虚伪和不真实。“饾饤”在这里指的是把一些不值一提的东西堆砌在一起,而“上盘登”则暗示了表面的华丽和虚饰。然而,即使它被摆放在盘子上,它仍然只是“梨栗伍”,也就是和梨栗这样的普通水果和干果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看似华丽但实际上虚伪和不真实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虚假和不真实的批判。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这个事物的本质,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虚伪和不真实所带来的危害。
此外,这首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真实和自然的追求,提醒人们要保持真实和自然,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这种对真实和自然的追求,也是诗人诗歌中常常表达的主题之一。
|
创作背景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特征,以及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中盛开的美丽景象。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太多的资料可以查询。但是,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并将其视为一种象征。梅花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坚强、高洁和不屈不挠的象征。它们在严寒的冬天中依然能够盛开,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对这种精神品质的赞美和颂扬。
相关诗词
-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
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
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
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
-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