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才元道中杂兴》
底处烟林飞伯劳,春生诗思剩摇毫。 归来准拟扶头醉,日射花梢三丈高。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首句“底处烟林飞伯劳”,诗人用伯劳鸟的鸣声来描绘春天的气息,仿佛可以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这句诗以动衬静,以鸟鸣衬托出周围的宁静,给人一种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感觉。
“春生诗思剩摇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诗兴。春天是诗人创作的源泉,诗人拿起笔来,挥毫写下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归来准拟扶头醉,日射花梢三丈高”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归来的情景。他可能刚刚从春天的大自然中归来,感到陶醉和满足,决定喝一杯酒来庆祝。太阳高照,花梢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这给诗人带来了更深的愉悦和满足。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心情,也给人一种愉快和轻松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鸟鸣、阳光、花梢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敬畏。整首诗给人一种优美而轻松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
|
创作背景
《范才元道中杂兴》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南宋时期,金朝入侵中原,宋朝被迫南渡,建立了南宋政权。然而,南宋政府内部腐朽,对外战争屡战屡败,国土丧失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张元干也是其中之一。
《范才元道中杂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写道:“江南好风光,绿水青山绕村旁。谁知此地多风雨,故人离别在长江。”这里,诗人以江南水乡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故人离别在长江”,暗示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此外,这首诗还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里,诗人以桃花潭水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不及汪伦送我情”,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范才元道中杂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反映了南宋文人墨客的共同心声。
相关诗词
-
诗才妙入江南画,画手工传渭北诗。
一段澄心卷湘水,吟轩长对唤船时。
-
名姓未能随老变,政须卜宅近前峰。
看君决策上对事,揽取奇勋铭鼎钟。
-
君家鼻祖大范老,气压贺兰威凤鸣。
文采风流今未泯,耳孙胸次似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