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提干过淮求辟》
功名会底不为难,莫把登科作等闲。 豪杰岂容忘矢石,行藏只要识机关。 天连芳草千家雨,月照长芦四面山。 但是辟书休自懒,偏亲绿鬓已成斑。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诗人的个人感慨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事业和家庭的理解和追求。
首句“功名会底不为难,莫把登科作等闲”,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不易和艰难的认识,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科举登科的意义。
“豪杰岂容忘矢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事业和人生的理解,他认为有志者应该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初衷和目标。
“行藏只要识机关”,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进退的智慧和策略的理解,他认为只有掌握了人生的关键和机巧,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天连芳草千家雨,月照长芦四面山”,这两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最后两句“但是辟书休自懒,偏亲绿鬓已成斑”,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事业和家庭的责任感,他认为只要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就应该积极行动,不要因为懒惰而错过机会。同时,他也提醒自己和家人要珍惜时光,不要让青春白白流逝。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事业和家庭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读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智慧,也可以受到鼓舞和启发,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
创作背景
《送杨提干过淮求辟》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宁宗庆元年间,当时南宋政治黑暗,韩侂胄专权,杨万里被贬官到广东南雄州任司户参军。宋伯仁是杨万里的好友,他写了这首诗送给杨万里,表达了对杨万里的关心和鼓励。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君去西江侬在东,江头日日有东风。
东风纵便书难寄,一枕春愁细雨中。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首句“君去西江侬在东”,描述了两人分别在东西两方的情景。第二句“江头日日有东风”,描绘了江边每天都有东风拂面的景象。第三句“东风纵便书难寄”,表达了即使有东风相助,书信也难以送达的无奈。最后一句“一枕春愁细雨中”,则抒发了作者因思念友人而感到的忧愁之情。
相关诗词
-
呼得蜿蜒入小瓴,便能飞雨挟林坰。
油云顿失千山赤,丹篆尝腾一纸青。
汉节可眠知免旷,仙祠屡扣信通灵。
欲同此乐君西去,历想三峨旧所经。
-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
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
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
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
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劚烟莱。
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
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
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
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