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溪》
几家篱落傍溪居,只看青山尽自如。 隔岸有桥多卖酒,小篮无处不提鱼。 何时茅屋人同住,旋买瓜田雨自锄。 寄语牧童休笑我,都缘错读半生书。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几家篱落傍溪居,只看青山尽自如》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几家篱笆环绕溪边居住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观察青山如画,溪水潺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隔岸有桥多卖酒,小篮无处不提鱼。”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的商业活动,隔着溪流的小桥上有很多卖酒的商贩,而篮子里装满了各种鱼,这反映了乡村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何时茅屋人同住,旋买瓜田雨自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与村民共同生活、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他想象着何时能与村民一同住在简陋的茅屋中,自己亲自在瓜田里耕作。
“寄语牧童休笑我,都缘错读半生书。”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反思,他提醒自己不要因为错读了半生的书而被人嘲笑。这表明诗人已经认识到,真正的智慧并不完全在于书本知识,而是在于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
|
创作背景
《烂溪》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烂溪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烂溪的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宋伯仁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宋伯仁仍然热爱自然,喜欢游山玩水。烂溪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宋伯仁在游览烂溪时,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烂溪》。
赏析:
1.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烂石穿云”、“绿树成荫”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烂溪之中,感受到那里的美景。
2. 通过对比烂溪与其他名胜景点的不同之处,如“不似西湖歌舞地”,强调了烂溪的自然之美和宁静氛围。
3.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烂溪的留恋之情,如“归去来兮意难平”,表现出作者对烂溪美景的难以忘怀。
4. 整首诗以烂溪为题材,通过对烂溪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烂溪》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描绘手法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烂溪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诗词
-
涧水侵断桥,车马不得通。
飞岚积庭礎,秋藓垂紫茸。
窗纸烂溪雨,帘衣拆林风。
主人殊未归,使我烟景空。
-
吴江之东双烂溪,日南合浦不足奇。
采来溪蚌大于斗,明珠历历开光辉。
炯如银河堕片月,群星错落流璇玑。
绿珠含笑胡僧叹,走盘五色西摩尼。
遂令长溪作宝市,竞抛禾黍穿沙泥。
老渔泅波似野獭,儿童出没犹鸬鹚。
岂无一人二人死,藏珠剖腹心相宜。
粒珠可换米百斛,朝耕夕耨良苦为。
是岁山西天雨黍,陇西地震山崩移。
江南大旱珠岂无,金多谷少宁充饥。
愚民易愚哲人惧,笑倚斜阳坐溪树。
莫得良农半化渔,明年蚬蛤皆堪虑。
-
千岩古树几浮槎,数尽寒英起暮霞。
百曲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