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贡父秀才》
至友惜分飞,嘹嘹雁独知。 想斟新社酒,多读盛唐诗。 白发愁何虑,清仇久却宜。 曾观时事否,又是一盘棋。 |
作品赏析
这首诗《至友惜分飞,嘹雁独知。 想斟新社酒,多读盛唐诗。 白发愁何虑,清仇久却宜。 曾观时事否,又是一盘棋。》是一首表达离别、愁绪和人生思考的诗。
首联“至友惜分飞,嘹雁独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人用“嘹雁独知”来比喻自己和朋友分别后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颔联“想斟新社酒,多读盛唐诗。”表达了与朋友相聚时,希望能够一起品尝新社酒,共同欣赏盛唐诗篇的欢乐和愉悦。这里也暗示了朋友之间的共同爱好和追求。
颈联“白发愁何虑,清仇久却宜。”表达了对于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诗人用“白发愁何虑”来形容自己的忧虑和无奈,而“清仇久却宜”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即人生中的忧愁和烦恼都是暂时的,而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则需要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豁达来获得。
尾联“曾观时事否,又是一盘棋。”最后两句诗人以与朋友下棋的场景收尾,既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也暗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不会因为离别而消失,而会通过其他方式继续存在。同时,这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友谊的珍贵、人生的思考和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寄郑贡父秀才》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当时宋伯仁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任官,而他的好友郑贡父则在南方的福州担任官职。由于两地相隔遥远,两人长时间未能见面,因此宋伯仁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第一句“闽山草木尽秋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闽山即福建的山峦,草木已经枯黄落叶,发出萧瑟的声音。第二句“海国风烟动夕晖”,描述了海边的景色,夕阳下海面上波光粼粼,烟雾缭绕。第三句“谁将画角吹江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有人吹奏着画角,让声音传遍江城,希望能够传达到郑贡父那里。最后一句“一夜西风满洞庭”,则是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西风吹过洞庭湖,一夜之间便把整个湖面都吹满了。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相关诗词
-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
玉川公子,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
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
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
良马既闲。
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
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
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
顾盻生姿。
-
鸳鸯于飞。
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
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
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
俛仰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