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叹息宜春守,抽簪未乱归。 不应徒告老,要是久知几。 筑室聊遮雨,耘田止疗饥。 杜门何悔吝,牖下敛朝衣。 |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宜春守的叹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首句“叹息宜春守,抽簪未乱归”,诗人以宜春守(宜春太守)的形象,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忧虑。他叹息着,抽出了自己的簪子,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开官场,而是选择继续留下来。这表现出他对官场的复杂情感,既想离开,但又无法割舍。 “不应徒告老,要是久知几”,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忧虑。他不应该只是因为年老而告老,而是应该深思熟虑,明白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在官场中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也暗示了他对官场中的种种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筑室聊遮雨,耘田止疗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他打算建造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房子,偶尔去耕耘田地以维持生计。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杜门何悔吝,牖下敛朝衣”,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杜门不出之后可能会产生的悔恨和疑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整理好自己的朝衣,准备迎接新的生活。这表现出他对自己的决定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宜春守的叹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