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林天和》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
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
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
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古代贤达的敬仰,对年老长者的尊重,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联“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达的敬仰和效仿之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老长者的尊重。颔联“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则表达了对于名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名位不是靠外在的名利得来,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内心的修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长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希望通过诔文的形式来纪念他们。 颈联“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薤露和刍灵都是古代祭祀的物品和工具,诗人通过它们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他认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薤露的消逝和刍灵的虚无一样。而春天则代表着新生和希望,但诗人却无法看到它,这更加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尾联“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诗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遵循道德规范,不要有过多的毁誉之词。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能够看到自己的子女和后辈的成长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对于古代贤达的敬仰和效仿之心,对于年老长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以及对于子女和后辈的期望和祝福。这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命思考,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篇。
创作背景
《挽林天和》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挽词,以表达对逝去的好友林天和的哀悼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林天和去世后,张元干为了纪念他而写的。 诗中,张元干首先描述了林天和生前的品行和才华,称其为“才子佳人”,并赞颂他的诗文、书法等方面的成就。接着,张元干表达了自己对林天和的怀念之情,感叹人生无常,生死离别的痛苦。最后,张元干用“白首空归”来概括林天和的一生,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林天和的赞美和悼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和情谊,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诗词关键字: 寿考 名位 丈人
相关诗词
  • 1
    [宋]
    一掬天和金粉腻。
    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意密莲深秋正媚。
    将花寄恨无人会。
    桥上少年桥下水。
    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浪浅荷心圆又碎。
    无端欲伴相思泪。
  • 2
    [宋]
    香雾氤氲结彩山。
    蓬莱顶上驾头还。
    绣鞯狨坐三千骑,玉带金鱼四十班。
    风细细,佩珊珊。
    一天和气转春寒。
    千门万户笙萧里,十二楼台月上栏。
  • 3
    [唐]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