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时夜别於舟中》
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 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 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扬。 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诗人在与故人相聚的时刻,通过烛光下的杯盘,展现出一种简单而真挚的情感。诗中的“草草”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而“水云乡”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通过描绘朋友来访和自己的归隐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扬”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虽然未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仍然心系国家,忧虑着国家的未来。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最后,“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诗人深感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在梦中寻找安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烛光、朋友、忧国、梦境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和国家的深深关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题为《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时夜别於舟中》。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夜晚分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张元干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时夜别於舟中》这首诗是他在送别朋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赏析:
1. 意境:诗中通过描绘夜晚江水、月光、孤舟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凄美的意境。这种意境与离别的主题相得益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2. 情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惋惜之情。诗人用“江头一别”来表现离别的瞬间,用“月照孤舟”来暗示友人离去后的孤独。这些意象都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3. 技巧: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对仗、排比等,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江头一别两茫茫”中的“两茫茫”就是对仗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尽惆怅。
4. 主题: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夜晚江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这种主题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并不罕见,但张元干却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高超的艺术才能。
总之,《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时夜别於舟中》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高超的技巧,成为了宋代诗歌的一部佳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诗词
-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闻说君家有翠娥。
施朱施粉总嫌多。
背人语处藏珠履,觑得羞时整玉梭。
拖远岫,压横波。
何时传酒更传歌。
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
-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