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像》
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 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生活和思想的诗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穿着唐装、巾裹头巾的布衣文人,他平生只认识一位钟离仙人,钟离仙人也是道家的重要人物,他主张“忘我”、“无我”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他通过“婴儿就”和“行尸悲”这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失望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婴儿就,指的是婴儿在母体中孕育时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原始状态和内在的纯真;行尸悲,则是指那些在世俗生活中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的人,他们虽然活着,但却没有真正的生命和意义。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他强调内在的修养和精神提升,认为只有通过内在的修炼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和意义。这种思想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自身生活和思想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吕公像》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
张元干(1091-1175),字季直,号东篱,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金朝的侵略和内部腐败的问题。张元干曾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知州、参知政事等,但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谪。
在这首诗中,张元干以吕公为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吕公,即吕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她是西汉刘邦的皇后,后来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吕后以智慧和果断著称,她成功地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地位,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她的执政也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她专权残暴。
诗中写道:“吕公遗像在凌烟,千古风流独此贤。”这里,张元干将吕公比作凌烟阁上的英勇豪杰,赞美她千古风流的独特品质。接着,他又写道:“功高盖世何足论,名满人间未可传。”这两句诗表达了张元干对吕公功绩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吕公名声未能广泛传播的遗憾。最后一句“可怜儿女成新妇,白发红颜泪沾巾。”则表达了张元干对吕公晚年遭遇的同情。
总的来说,《吕公像》这首诗通过对吕公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张元干对忠诚、智慧和勇敢品质的崇敬。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无奈。
相关诗词
-
渔父屈节。
水潜匿方。
与峕进止。
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
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
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
女回于匡。
海外有截。
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
羽仪未彰。
虵龙之蛰。
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
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
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
谁谓路长。
-
未省吾生,石室云林,金门玉堂。
但吕公来说,风神清怪,甘公来说,寿禄高强。
果若人言,自应年少,曳紫鸣珂游帝乡。
何为者,更风尘牢落,岐路回皇。
替人缝嫁衣裳。
奈未遇良媒空自伤。
岂平生犹欠,阴功活蚁,从前未卜,吉地眠羊。
岁晏何如,时来便做,但恐鬓毛容易霜。
今休问,且揆予初度,满引金觞。
-
一封朝奏夕南迁,抖搂精神笑出关。
只有诗书来眼底,更无侪辈敢通函。
圣恩宽大时时降,天意难明特地悭。
鬻药买田非立异,甘心只作林泉计。
所求於世如斯尔,造物云何降毒厉。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家庭学问诚难继,我公超道独能诣。
日月有光还有翳,行人潸然咸出涕。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往年苍天夭伯氏,归咎云发千圣秘。
迁客萧寺得羁寄,未知曷犯苍天意。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