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绶老》
无端流落迫残年,三十南山访老禅。 未契安心了难觅,不如同世且随缘。 频移竹几负寒日,旋拾松梢炊晚烟。 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无端流落迫残年》是一首描绘人生暮年感悟的诗篇,它以禅意深远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三十岁之后,流落山林,与世无争,随缘度日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句“无端流落迫残年”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流落之苦和年老无依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三十南山访老禅”和“未契安心了难觅”,描绘了诗人在寻求安心之道的过程中,虽然不断寻访老禅,但却无法找到答案,表达了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不如同世且随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再执着于寻找答案,而是选择随缘度日,接受现实。接下来的两句“频移竹几负寒日”和“旋拾松梢炊晚烟”则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他频繁地移动竹几,度过寒日,有时则拾取松梢煮食晚烟,过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
最后两句“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超脱。他珍重自己如同孤云一样离开山林,去往东西南北的青天,寓意着他对生活的超脱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禅意深远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人生暮年对生活、对禅意的感悟和理解。它表达了人生的迷茫、无奈、接受和超脱,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别绶老》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末年,当时国家政治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张元干本人也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到边疆地区,与好友绶老分别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不舍之情。诗中“别来春半”指的是已经过去了半个春天,时间过得很快;“桃花依旧笑春风”则是形容即使时间流逝,自然界的美好依然存在。而“人生如梦”则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匆匆而过。最后一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则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伤和思念之情,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缘愁则是指离别带来的忧愁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相关诗词
-
阿母蟠桃下记春。
长沙星里寿星明。
金花罗纸新裁诏,具叶傍行别绶经。
同龙子,祝龟龄。
天教二老鬓长青。
明年今日称觞处,更有孙枝满谢庭。
-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