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暗数春来雨,曾无两日晴。 树连山莫辨,桥与水俱平。 闭户惟便懒,逢人且问耕。 海棠花落尽,憔悴几流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暗数春来雨,曾无两日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句“暗数春来雨,曾无两日晴”,这句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开始,诗人开始数着过去的日子,春天的雨水却几乎没有,几乎没有放晴过。这句诗通过“暗数”和“曾无”两个词,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忧郁。
“树连山莫辨,桥与水俱平”,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树木连绵的山峦无法分辨,桥和水都变得平静。这句诗以一种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留恋。
“闭户惟便懒,逢人且问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选择闭门不出,只是因为懒散,他开始关注农耕的事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一句“海棠花落尽,憔悴几流莺。”诗人以海棠花落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几只流莺的憔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
创作背景
《久雨》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天气的无奈和不满。
创作背景:
宋伯仁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长期的战乱使得民生凋敝,百姓疾苦。而南宋时期的气候特点之一就是雨水充沛,尤其是江南地区,梅雨季节长,降雨量大。因此,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赏析:
1. 诗中以“久雨”为题,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通过“久雨”,诗人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这种持续不断的阴雨天气。
2. “满地泥泞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水过后地面湿滑泥泞的景象,使人感受到行走的困难。
3. “行人欲断魂”一句,表达了行人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的心情。这里的“断魂”形象地表现了行人疲惫不堪、心力交瘁的状态。
4. “问君能有几多愁”一句,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这种久雨天气给人们带来的忧愁和痛苦。这里的“几多愁”暗示了这种忧愁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深埋心底。
5.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久雨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天气的无奈和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诗词
-
久雨忽晴,天清地宁。
寒山抚掌,拾得忻忻。
凭麽会得,旱地遭钉。
-
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
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
晻晻阴晦凝,四野连蓄水。
绝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
下上鸥鹭驯,沉浮蜃蛟喜。
田庐聚岑阿,渔艇系桑梓。
官租欲谁征,军乏且无已。
爰轸昏垫情,罔究疏浚理。
悠悠古圣人,惟日思复起。
-
久雨空堂静,高人载酒过。
布袍同濩落,长铗任悲歌。
水气浮高柳,秋容入败荷。
明朝是九日,无菊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