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岷山万松图》

叠嶂连娟入翠微,乔松蔽日有孙枝。
江流不尽松声远,雪栈行人力困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峰的秀美、松树的坚韧以及江流的悠长,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叠嶂连娟入翠微,乔松蔽日有孙枝”,诗人用“叠嶂”比喻山峰的秀美,用“乔松”比喻松树的高大,用“孙枝”比喻松树繁茂的枝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和松树的美丽和生机。 “江流不尽松声远,雪栈行人力困时”,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江流的悠长无尽,松涛的声音也传得很远,这表达了自然的广阔和深远。而“力困时”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困难,但诗人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这体现了人的坚韧和毅力。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坚韧和毅力的赞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此外,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值得一读再读。
创作背景
《岷山万松图》是宋代著名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描绘岷山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张元干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张元干(1091-1175),字仲举,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靖康之耻(金兵攻陷汴京,俘虏宋徽宗、钦宗)和南宋建立初期的社会动荡。张元干一生坎坷,曾多次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排挤和打压。然而,他始终坚定忠诚于国家,关心民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敬爱。 《岷山万松图》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初年,当时张元干已经辞官归隐,居住在家乡福建福州。岷山位于四川省境内,是四川盆地的主要山脉之一,以险峻著称。诗中描绘了岷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 首句“岷山千重翠”,以“千重翠”形容岷山的绿意盎然,生动地展现了岷山的秀美景色。接下来的“万松竞秀”,则描绘了岷山上茂密的松树林,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这两句诗通过对岷山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然而,在赞美之余,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第三句“国破山河在”,表达了作者对北宋灭亡的悲痛之情。第四句“城春草木深”,则暗示了南宋政权虽然建立,但政治腐败依然严重。这里的“城春”暗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而“草木深”则形象地描绘了政治腐败的现象。 最后一句“感时花溅泪”,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这句诗中的“感时”意味着作者对时局的感慨,而“花溅泪”则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伤。 总之,《岷山万松图》这首诗通过描绘岷山的壮丽景色,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又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张元干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在南宋初年的政治现实面前所表现出的忠诚、担忧和无奈。
诗词关键字: 叠嶂 蔽日 江流
相关诗词
  • 1
    [清]
    开士诛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万松。
    荡云尽吸明湖水,招月来听海会钟。
    初地雨花驯白牯,阴岩石气郁苍龙。
    读书无处归来晚,桂树幽幽烟雾重。
  • 2
    [宋]
    入城回睇万松横,只隔浮云几万层。
    八月秋风明月下,天池池上看天灯。
  • 3
    [近代]
    匡山富岩壑,松岭有嘉闻。
    森森万木阴,潜虬睡深稳。
    凉风发群簌,万涛振天韵。
    开胸获清赏,浩气如龙奋。
    吐纳流云雾,迅扫出苍润。
    众峰忽 ,挺秀争雄骏。
    相对各欢然,共尽怀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