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学馆閒题》

据见定时俱是足,苦思量处便成痴。
请君打退閒烦恼,啜粥烹花细和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据见定时俱是足,苦思量处便成痴。请君打退閒烦恼,啜粥烹花细和诗。》是富有哲理和人生况味的。它以一种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句“据见定时俱是足”,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只要心境安定,满足于当前的生活,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是足够的。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谦卑和感恩的态度,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并感激它们。 “苦思量处便成痴”则是对过度思考的批判。过度的思考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困扰和困扰,使我们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困扰。 “请君打退閒烦恼”是对读者的建议,希望读者能够摆脱不必要的烦恼,享受生活。 最后一句“啜粥烹花细和诗”则描绘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方式。烹煮花粥,和诗作画,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我们应该满足于当前,不过度思考,摆脱不必要的烦恼,享受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能使我们更好地欣赏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学馆閒题》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伯仁担任教职期间,他在闲暇之余游览学馆时所写。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学馆景象,诗人以“静”字为线索,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学馆的宁静之美。首句“静看苍苔色”,表现了诗人在学馆中静静地欣赏着青苔的颜色,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第二句“闲听落叶声”,则表现了诗人在学馆中悠闲地聆听着落叶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三句“竹影摇风入”,描绘了竹子的影子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最后一句“水光横槛凉”,则表现了水面上反射出的光线给学馆带来的凉爽感觉,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 整首诗以“静”为主题,通过对学馆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较为浮躁,人们追求名利、权势等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因此,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懂得享受宁静,保持内心的平和。
诗词关键字: 打退 苦思
相关诗词
  • 1
    [宋]
    一封朝奏大明宫,吹起庐陵古直风。
    言路从来天样阔,蛮烟谁使径旁通。
    朝中竞送长沙传,岭表争迎小澹翁。
    学馆诸生空饱饭,临分忧国意何穷。
  • 2
    [明]
    东南自有匡庐山,遂与天地增篱卫。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地因人胜古有语,於乎万物随兴废。
    学馆林宫客不栖,千岩万壑堪流涕。
    文采昔贤今尚存,讲堂寂寞对松门。
    松门桂华秋月圆,拄杖高寻万古源。
    梅岭古色照石镜,扶桑丹霞迎我轩。
    绝顶坐歌霜月静,石潭洗足芝草繁。
    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穷嶂同攀搴。
    草行有时闻过虎,旦暮时复啼清猿。
    我今胡为公务牵,蟋蟀在户难久延。
    出山车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阳船。
    生徒绻恋集涯浒,孤帆月照仍留连
  • 3
    [明]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
    披文既薈蕞,寻义亦泮涣。
    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
    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
    往往未终卷,心目已溃乱。
    置书敛视听,境地甚澄晏。
    《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
    緌书言五千,隐约可徐玩。
    奈何百家言,磊磊叠几案。
    绵延比葛藟,根远益缠绊。
    遂令矜名士,摹放如习幻。
    雕刳出葩卉,缀缉呈组纂。
    悦目效女美,饫口匪刍豢。
    推以合身心,宜若霄壤判。
    吾欲尽其文,掇取归炉炭。
    观心胜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