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六代祖师画像》
一苇浮江双履归,花开震旦共传衣。 本来心印无文字,画到卢能足是非。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世界的境界。每一句都描绘了一种独特的场景和情感,共同构成了一幅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一苇浮江双履归,花开震旦共传衣”,首先描绘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在江面上,作者像一根苇草一样漂浮,象征着他的自由和无拘无束;另一个是在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地方,花开了,象征着生命的繁荣和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回归内心、追求真理的渴望。
“本来心印无文字,画到卢能足是非”,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作者追求内心世界的决心。他相信,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不需要文字来表达,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和理解来获得的。作者认为,即使像卢能这样的画家,他的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瑕疵和错误。这暗示着作者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文字和表象的内在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江面上漂浮、花开、追求内心世界等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境界。它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并不需要文字来表达,而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和理解来获得的。这种追求内在境界的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
创作背景
《题六代祖师画像》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张元干游览一座寺庙时,看到了六代祖师的画像,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描绘祖师的形象为主线,通过对祖师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师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如“眉目分明”、“神态安详”等,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祖师的形象。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佛教思想,如“禅心自在”、“法轮常转”等,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和信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祖师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信仰。
相关诗词
-
-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张公吃酒李公醉。
伸脚打睡有来由,才放醒醒成忌讳。
非不非,是不是。
遇贵即贱,遇贱即贵。
狸奴白牯念摩诃,祖师不会西来意。
-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