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杨子岩》

抗尘走俗令人憎,因觅桃源作此行。
畏日烧空时事恶,飞泉泻石道心生。
青天尽处孤舟渺,好鸟鸣时万壑清。
一老头陀癯似鹤,殷勤煮水爨风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抗尘走俗令人憎,因觅桃源作此行》是一首描绘诗人逃离世俗纷扰,寻求桃源仙境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畏日烧空时事恶,飞泉泻石道心生”,诗人通过描绘炎炎烈日和飞泉泻石的景象,表达出对世事纷扰的厌恶和对自然清净的向往。烈日象征着世俗的纷争和烦恼,飞泉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清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厌恶和对道心(即内心的平静和清净)的追求。 颔联“青天尽处孤舟渺,好鸟鸣时万壑清”,诗人描绘了一幅孤舟漂浮在青天尽处的渺远景象,以及好鸟鸣叫时万壑清幽的美丽画面。这一联通过描绘孤舟、青天、万壑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静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颈联“一老头陀癯似鹤,殷勤煮水爨风铛”,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老和尚的形象,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老和尚的形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清净,同时也代表着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这一联通过描绘老和尚的形象和煮水爨风铛的生活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尾联“殷勤为我留此地,欲去还愁万里程”,诗人表达了对老和尚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对老和尚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逃离世俗纷扰,寻求桃源仙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对炎炎烈日、飞泉泻石、孤舟渺远、好鸟鸣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静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
创作背景
《题杨子岩》是宋代诗人丘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杨子岩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丘葵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丘葵仍然热爱自然,喜欢游山玩水。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杨子岩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赏析: 1. 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石径萦纡入翠微”,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石径,展现了杨子岩幽静、清幽的景色。接下来的“松声隐隐隔溪闻”,则表现了山间松涛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最后一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则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峰上,隐约可见的人家,增添了神秘感。 2.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而后两句则描绘了山中的人家。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诗中蕴含了人生哲理。丘葵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真谛。他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人家,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4. 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丘葵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诗歌的意境也非常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总之,《题杨子岩》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表达人生哲理的优秀诗篇。它既展示了丘葵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关键字: 飞泉 头陀 孤舟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倐烁夕星流。
    昱奕朝露团。
    粲粲乌有停。
    泫泫岂暂安。
    徂龄速飞电。
    颓节骛惊湍。
    览物起悲绪。
    顾已识忧端。
    朽貌改鲜色。
    悴容变柔颜。
    变改茍催促。
    容色乌盘桓。
    亹亹衰期迫。
    靡靡壮志阑。
    既惭臧孙慨。
    先愧杨子叹。
    寸阴果有逝。
    尺素竟无观。
    幸赊道念戚。
    且取长歌欢。
  • 2
    [元]
    韩信卜母地,旁置万人庐。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
    裸发何为者,厌魅开遽条。
    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 3
    [唐]
    今朝杨子津,忽见五溪人。
    老病无馀事,丹砂乞五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