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图二十四首·一眠》
蚕眠白日静,鸟语青春长。 抱胫聊假寐,孰能事梳妆。 水边多丽人,罗衣踏春阳。 春阳无限思,岂知问农桑。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蚕眠白日静,鸟语青春长》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蚕眠白日静,鸟语青春长”开篇两句,以蚕眠象征安静的农村生活,以鸟语象征春天的生机。这两句诗以动衬静,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抱胫聊假寐,孰能事梳妆”这两句通过描绘农人抱胫假寐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农人辛勤劳动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水边多丽人,罗衣踏春阳”这两句描绘了水边丽人踏春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最后“春阳无限思,岂知问农桑”两句,诗人由对春天的感慨,转向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农民的关注。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理解与同情,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诗篇。
|
创作背景
《织图二十四首·一眠》是宋代诗人楼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安静地休息,享受着宁静的夜晚和舒适的床铺。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楼璹自己的生活经历。楼璹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经常在官场上奔波劳累,因此对于夜晚的安宁和舒适的床铺有着深刻的感受。此外,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氛围,即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平静。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觉。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夜晚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写景抒情”的传统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艳福如斯也!
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
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
-
淡淡晴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