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所盘诸君会石幡还和杜老曲江头》
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 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 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风斋蝙蝠飞。 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描绘了一只青鸟在屋檐上轻盈地飞翔,它似乎在呼唤着什么,但诗人却无法回应它。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仿佛诗人被自然的美景所吸引,暂时忘记了生活的烦恼。
“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他发现,自然的美景总是在诗中呈现出来,而他的羁旅愁思却只有在海边才能稍微缓解。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
“僧回古殿山矾落,客散风斋蝙蝠飞”描绘了寺庙中僧人回寺的情景,以及客人散去后风中蝙蝠飞舞的场景。这种描绘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仿佛诗人被这种场景所吸引,暂时忘记了生活的烦恼。
最后两句“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惆怅。他独自面对青山,感到孤独和惆怅,但这种情感仍然只是短暂的,因为这种情感仍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所作,题为《与所盘诸君会石幡还和杜老曲江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据史书记载,丘葵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到南方的福建地区。在福建期间,他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其中包括他所提到的“所盘诸君”。这些人都是当时的文化名流,他们经常在一起聚会、交流思想和创作诗歌。
而“石幡”则是福建地区的一个地名,据说那里有一座石柱,上面刻有佛教经文,被视为神圣之物。丘葵和他的朋友们曾经在那里聚会,并且一起欣赏了当地的美景和文化。
回到这首诗本身,它主要表达了丘葵对福建地区的景色和文化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福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石笋千层出”,“山花烂漫开”,“古寺钟声远”,以及“渔舟唱晚晴”等等。这些景象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杜老曲江头”、“白鹭洲前水悠悠”等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貌和精神面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诗词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