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
当春一脉生生意,直到如今始洁齐。 千树向荣知靖节,一庭交翠见濂溪。 柳塘花坞心应懒,葵扇栎笙手自携。 犹自清和未蒸溽,可人日日竹亭西。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清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当春一脉生生意”,这句诗以“当春”为时间背景,描绘了“一脉生生意”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里的“一脉”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直到如今始洁齐”是对春天的进一步描绘,强调了春天的洁净和整齐。这里的“洁齐”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清新和整洁,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千树向荣知靖节,一庭交翠见濂溪。”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通过“靖节”和“濂溪”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靖节指的是陶渊明,他以田园生活为乐,而濂溪则是宋代文人周敦颐的号,他以爱花著称。这两句诗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之美。
“柳塘花坞心应懒”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柳树和池塘,以及花朵繁茂的景象。这里的“心应懒”可以理解为花朵和柳树都懒洋洋的,仿佛在享受春天的温暖和美好。
“葵扇栎笙手自携”这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葵扇和栎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者亲自携带它们,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犹自清和未蒸溽,可人日日竹亭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夏天的期待,以及他对生活的满足感。虽然现在还不是最热的季节,但作者已经感受到了夏天的气息,每天都在竹亭西边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
创作背景
《初夏》是宋代诗人丘葵创作的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游览山水之间,感受到初夏时节的美好景色,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表现了初夏时节树木茂盛、阳光明媚的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楼台倒影在池塘中的美景,展现了初夏时节的宁静与和谐。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将微风拂过水面的情景与水晶帘相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初夏时节的清新与美好。而“满架蔷薇一院香”则描绘了初夏时节蔷薇盛开的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
总的来说,《初夏》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诗词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
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
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
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
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
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
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
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
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
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