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渡柴墟江口》
白头浪裹叶舟轻,全靠樯桅寄死生。 唯有青山无一事,不忧风雨不忧晴。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白头浪裹叶舟轻,全靠樯桅寄死生。唯有青山无一事,不忧风雨不忧晴。》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通过对白头浪、叶舟、樯桅和青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头浪裹叶舟轻”,诗人以白头浪比喻风浪中的叶舟,表现出风浪的威势。而“裹”字更是生动形象,描绘出风浪将小舟紧紧包裹的场景,给人以紧张感。但即便在这样的风浪中,小舟却显得轻盈,可见小舟的轻巧以及乘风破浪的决心。
“全靠樯桅寄死生”一句,诗人借樯桅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依赖和执着。在风浪中,樯桅成为了人们生存的依靠,寄托了人们的生死。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唯有青山无一事”一句,诗人以青山作为对比,表达了无论风雨还是晴天,青山都保持平静,无所畏惧。这里也寓言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坚韧和从容。
最后,“不忧风雨不忧晴”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生活的态度——无论生活如何变幻,我们都应保持平静,不畏惧,不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白头浪、叶舟、樯桅和青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
创作背景
《归渡柴墟江口》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经过柴墟江口时所见到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宋伯仁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而辞官归隐。这首诗正是在他离开官场后,回到故乡的路上所作。
诗中第一句“柴墟江口”,指的是作者家乡的一个地名。第二句“白鹭飞来复飞去”,描述了江边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场景。第三句“芦花深处有人家”,则描绘了江边的芦苇丛中有一座房屋,暗示着作者已经回到了故乡。最后一句“夕阳西下几时回”,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着他将要离开这个地方。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具有一定的意境美,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相关诗词
-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岩,春风动草衣。
-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