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刘左车坎止春歌》
先朝相国今几家,我嗟夫子鬓已华。 琼艘颇惯倒豪乳,老来手酿尊仍窪。 百年弹指法界观,万事过眼天女花。 聊学儿曹作春瓮,唤客取醉无等差。 夜眠不觉体平粟,卯颊共眩朝蒸霞。 养生妙处本无说,我辈岂解烧丹砂。 糟床正可珠的皪,石鼎莫放声咿哑。 东风遮幕雪埋屋,坎止斋中酒初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已故相国老人的怀念与追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人生的感慨,对老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联“先朝相国今几家,我嗟夫子鬓已华。”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代和人物的感慨。颔联“琼艘颇惯倒豪乳,老来手酿尊仍窪。”描绘了作者与老友共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怀念之情。颈联“百年弹指法界观,万事过眼天女花。”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幻无常的感慨。尾联“我辈岂解烧丹砂。”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老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的淡然态度。
此外,诗中的“养生妙处本无说,我辈岂解烧丹砂。”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养生的看法,认为养生之道不是靠外在的追求和手段,而是要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
创作背景
《东平刘左车坎止春歌》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当时张元干在山东东平任知县。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绿杨烟外晓寒轻”,以绿杨为背景,表现了春天早晨的清新气息。接下来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则通过红杏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三句“谁家玉笛暗飞声”,以玉笛的声音为线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意境。最后一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这种美好能够传遍整个城市。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绿杨、红杏、玉笛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嗣宗初亦仕,偶爱东平境。
复求步兵尉,在职未尝醒。
当世疾如仇,妙音谁复领。
吾详竹林人,此士诚脱颕。
至今群虱喻,言与丹青炳。
-
醉醒琼花露。
买扁舟、邵伯津头,向秦邮去。
流水孤村鸦万点,忆少游、回首斜阳树。
又访著、山阳酒侣。
细剔留城碑藓看,上歌舞、一啸江东主。
望凫峄,过邹鲁。
孔林百拜瞻茔墓。
历四阜、少皞之墟,大庭之库。
竟涉汶河登泰贷,候清光,夜半开玄圃。
迤逦问、东平归路。
蚩冢黄花吟笑罢,下新州,醉白楼头赋。
复淮楚,寻故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