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燕》
年来乳燕亦堪羞,不学杨花得自由。 飞过几家门户去,直须寻见最高楼。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年来乳燕亦堪羞,不学杨花得自由。飞过几家门户去,直须寻见最高楼》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它以燕子为对象,通过描绘燕子的自由飞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年来乳燕亦堪羞,不学杨花得自由”,以“乳燕”自喻,表达了对束缚自由的“不自由生活”的厌恶和不满。这里用“乳燕”的形象,既包含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也暗示了作者对束缚自由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飞过几家门户去,直须寻见最高楼”,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坚定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束缚和限制,但作者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寻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里的“最高楼”象征着最高的目标和理想,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它通过描绘燕子的自由飞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独立和追求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启示了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
创作背景
《嘲燕》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但具体细节已不可考。
从诗的内容来看,它以燕子为题材,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和嘲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燕子的形象,将其与世俗生活中的权贵、富商等人物相提并论,暗示了燕子的虚伪和贪婪。例如,“燕儿不问贫家翁,只拣高枝便去飞”,这里的“高枝”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燕子只顾追求这些,而忽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接着,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将燕子的行为与人类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其虚伪的本质。例如,“燕儿虽小知人情,也学人间拜相公”,燕子虽然体型娇小,但却懂得人类的礼仪和规矩,甚至学会了向权贵献媚。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燕子和凤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好。诗人认为,燕子虽然聪明伶俐,但却无法达到凤凰的境界。这里的“凤凰池上凤凰飞”意味着诗人渴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非仅仅满足于世俗的名利。
总之,《嘲燕》这首诗通过对燕子的描绘和嘲讽,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相关诗词
-
去岁相过日,朱帘正上钩。
双双如旧识,一一话离愁。
留为荷花夏,归因梧叶秋。
今年头转白,还识主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