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丁未岁春过西湖宾藏寺作》

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
中有古佛屋,閴无人足音。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
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
平生云卧想,正欲幽梦寻。
不减避世士,契此太古心。
作品赏析
这首诗《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慨之情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湖畔小径,松林深处的古老佛屋,以及春云飞雨的美丽景象。诗中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和动荡的社会现实表示了无奈和忧虑。 首先,诗中描绘的湖畔小径“湖垠取微径,窈窕松门深”,给人一种幽静、深邃的感觉。小径在湖边蜿蜒,松林深处,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和未知的吸引力,让人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 接着,“中有古佛屋,閴无人足音”进一步描绘了佛屋的静谧和空旷。这里没有人来人往的喧嚣,只有鸟语花香和微风拂过松林的沙沙声。这种静谧的环境让人感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也让人对佛家思想产生了共鸣。 “春云带飞雨,冷色来苍岑”这两句诗描绘了春云飞雨的美景。春云飘荡,带着丝丝细雨,冷色的绿色映入眼帘,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人感到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魅力,也让人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 最后,“孰知戎马盛,但见藤萝阴”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战乱和动荡社会的无奈和忧虑。诗人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避世士”和“契此太古心”也表达了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忧虑。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佛家思想的共鸣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也是一首对生活和理想的抒怀之作。
创作背景
《丁未岁春过西湖宾藏寺作》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春天,作者游览了杭州西湖的宾藏寺。 诗中描绘了宾藏寺周围的景色,包括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湖水清澈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力,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领悟。
诗词关键字: 戎马 藤萝 飞雨
相关诗词
  • 1
    [金]
    余言,怀卫间风气清淑,物产奇丽,相约他年为终焉之计。
    尔后事与愿违,遑遑未暇。
    故其晚年诗曰,梦想淇园上,春林布谷声。
    又曰,故交半在青云上,乞取淇园作醉乡,盖志此也。
    东山高情远韵,参之魏晋诸贤而无愧,天下共知之。
    不幸年逾五十,遂下世,今墓木将拱矣,雅志莫遂,令人短气。
    余既沈迷簿领,颜鬓苍然,倦游之心弥切。
    悠悠风尘,少遇会心者,道此真乐。
    然中年以来,宦游南北,闻客谈个中风物益详熟。
    顷因公事,亦一过之,盖其地居太行之麓,土温且沃,而无南州卑溽之患。
    际山多瘦梅修竹,石根沙缝,出泉无数,清莹秀澈若冰玉。
    稻塍莲荡,香气
  • 2
    [宋]
    伽陀坐断碧岩阴,手眼无非利物心。
    借我初庚涤袢暑,泠风美荫木千寻。
  • 3
    [宋]
    禅榻阴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齿。
    助翁燕坐清凉境,茶具随行试一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