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富修仲赴南昌尉》
吏道虽余事,人情要饱谙。 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 折腰与趋走,政恐未能堪。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情要饱谙”,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家庭风范的坚守。诗中描绘了南浦云浪、西山翠岚等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担忧。
首联“吏道虽余事,人情要饱谙。”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认为处理人际关系是公务之余的重要事情。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和人际关系的理解,即需要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履行公务。
颔联“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表达了诗人对家庭风范的坚守,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里,“家风”可以理解为家庭的传统和价值观,诗人坚守传统,保持自己的价值观。而“句法”则是指文学艺术的方法和技巧,诗人追求文学艺术,不断探索和创新。
颈联“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描绘了南浦云浪翻滚、西山翠岚滴翠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这些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担忧,因为仕途的不顺和官场的复杂让他感到疲惫和无奈。
尾联“折腰与趋走,政恐未能堪。”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担忧,他认为自己可能会无法忍受折腰和趋走的仕途生活。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家庭和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家庭风范、文学艺术、自然美景和仕途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
创作背景
《奉送富修仲赴南昌尉》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张元干担任江西安抚使,他的朋友富修仲被任命为南昌县尉,即将赴任。为了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送别之情,张元干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富修仲赴任南昌县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绿波荡漾”、“碧空如洗”等,形象地表现了南昌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中还穿插了一些寓意深刻的诗句,如“莫为功名误少年”,提醒朋友要珍惜青春时光,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爱之情,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这首诗在宋代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誉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诗词
-
彩服去江汜,白云生大梁。
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
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
情言间薖轴,惠念及沧浪。
松柏以之茂,江湖亦自忘。
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
袖凛摧奸剑拂霜,奈何不报疏三章。
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汉诸王百沸汤。
便觅赤松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扬。
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
说到神仙事渺茫,寿春亘古此灵场。
松边白隐千年鹤,岭外红拖几夕阳。
霞驭月寒时弄影,斗坛风冷夜闻香。
先生不必真人号,自与乾坤共久长。
-
诗到南昌老更奇,固知流派自江西。
滕王阁下秋涛壮,孺子堂前春鸟啼。
我似痴蝇思骥尾,君如野鹤趁鸡栖。
十年翰墨元犹白,不识微言为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