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苏养直绝句后》
后湖醉卧已仙去,但有言句留人间。 文采风流照千古,罗浮谁复遗金丹。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后湖的景色以及它对诗人内心的触动。
首句“后湖醉卧已仙去,但有言句留人间。”描绘了诗人后湖醉卧的场景,其中“已仙去”可能暗示着诗人的超脱和神秘,而“言句留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在醉卧之后,他的诗句仍然在人间流传。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即使他离开了人世,他的作品仍然能够流传千古。
“文采风流照千古”进一步赞美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风度。这里的“文采”和“风流”都是对诗人才华的赞美,而“照千古”则表达了诗人作品的影响力,他的作品将永垂不朽,照耀千古。
最后一联“罗浮谁复遗金丹。”可能是对诗人未来的期待,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这里的“罗浮”可能是指诗人故乡或者他心中向往的地方,而“金丹”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长生不老、永恒的追求。最后的疑问句也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期待,他期待有人能够传承他的精神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无人能够替他遗留金丹,这是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后湖的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
创作背景
《跋苏养直绝句后》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金朝入侵南方,宋朝的领土被逐渐侵占,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首诗中,张元干通过描述苏养直的绝句来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思考。诗中提到了“烽火连三月”,形容战争的残酷和长期性;“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暗示着作者年事已高,对未来充满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相关诗词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