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余卜居偶得山水之胜喜而赋之》

寒士把茆聊盖头,岂假山水寻清幽。
偶然驻足得胜地,造物所赋非人谋。
有山无水清晖减,有水无山爽致卑。
流水青山屋上下,此妙唯许坡公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山水景色的赞美诗,赞美了山水景色与人的精神追求的完美结合。诗中描绘了一个寒士在山水间寻幽访胜的情景,通过这个情景表达出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首句“寒士把茆聊盖头,岂假山水寻清幽”描绘了寒士在山水间寻求清幽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寒士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能够以山水为伴,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偶然驻足得胜地,造物所赋非人谋”表达了自然景色是天地造化所赋予的,而非人力所能及。寒士在山水间偶然驻足,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这种感受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而是天地造化所赋予的。 “有山无水清晖减,有水无山爽致卑”通过对比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不同美感。没有水的山显得有些单调,没有山的流水则显得平淡无奇。这说明自然景色需要相互衬托才能展现出最美的魅力。 “流水青山屋上下,此妙唯许坡公知”是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苏轼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这首诗中的“坡公知”是对苏轼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寒士在山水间寻幽访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赞美了山水景色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寒士 盖头 得胜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
  • 2
    [宋]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 3
    [唐]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