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万顷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屿思悠悠。
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
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
举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问不。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万顷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屿思悠悠》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的场景非常壮丽。“万顷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屿思悠悠。”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如水,万顷波涛的景象,以及花汀竹屿,静谧而美丽的景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 “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地的向往,他想象自己像黄公一样,隐居在某个美丽的地方,或者像贺知章一样,归隐到这个美丽的洲岛。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喜爱,尤其是午夜时分,而秋天则更胜一筹,尤其是在中秋时节。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珍视。 最后,“举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问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他举杯饮酒,与明月共饮,仰头向青天发问。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夜晚和秋天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欣赏。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
诗词关键字: 蟾光 公所 仰面
相关诗词
  • 1
    [宋]
    平原一遗老,九重未知名。
    临危观劲节,相视胆为惊。
    折陊犹举手,籲天闽无成。
    九陨期报国,万古犹光晶。
    亦有布衣人,烈烈死弥贞。
    回风惜往日,辉映岂独清。
    滔滔肉食辈,泚颡徒吞声。
    我闻同志士,野祭激高情。
    配享遗斯人,忧心每如酲。
  • 2
    [明]
    贤侯美化行南国,华发欣欣奉宴娱。
    政绩已闻同水薤,恩辉遂喜及桑榆。
    休言身外荣名好,但恐人间此会无。
    他日定知传好事,丹青宁羡洛中图。
  • 3
    [唐]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