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至东林谒回仙人像》

罨画溪山杳霭中,为寻遗事访禅宫。
回嵓故迹依然在,渭水非熊恍似空。
绿薜侵衣馀手泽,遗榴辉壁想仙风。
溪边东老家何处,尚有孙礽话乃翁。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罨画溪山杳霭中,为寻遗事访禅宫》。首先,诗人描绘了一个迷人的罨画溪山景象,接着他为了追寻一些遗事而访问了禅宫。这里的“遗事”可能指的是一些历史故事或传说,诗人想要亲自去探寻这些故事。 首句“溪山杳霭中”,诗人以一种悠远的视角,描绘出溪山深处的静谧和神秘。他使用了“杳霭”这个词,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这样的描绘为后面的诗篇奠定了基调。 第二句“为寻遗事访禅宫”,诗人表达了他为了追寻遗事而访问禅宫的决心。这里的“遗事”和“禅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后者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回岩故迹依然在,渭水非熊恍似空”,描绘了诗人寻访禅宫的所见所感。回岩上的遗迹依然存在,但那些曾经的繁华和荣耀都已经化为乌有,只有渭水依旧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种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绿薜侵衣馀手泽,遗榴辉壁想仙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禅宫中的所见所感。他看到了绿色的薜荔侵袭着墙壁,想起了曾经的手泽。这可能指的是一些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让诗人想起了过去的辉煌。同时,他也看到了遗留的石榴和闪耀的壁画,想象着那里的仙风道骨。 最后两句“溪边东老家何处,尚有孙礽话乃翁”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询问溪边东老家的去处,想要与他的子孙谈论他们的祖先。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迷人的溪山景象,通过诗人的寻访之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首
《闻盗》
诗词关键字: 故迹 遗事 溪边
相关诗词
  • 1
    [唐]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 2
    [清]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3
    [唐]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