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归》

黑风漫天天雨汁,海水荡潏如山立。
沙头旧屋四角崩,草茅无人不收拾。
此时归来夜将半,短衣无绵满身湿。
西邻灯火唤不应,饭冷欲食何由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是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描述海啸灾害后百姓灾后生活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黑风漫天天雨汁”,首先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天空中下起了黑色的雨,大雨如注,如同墨汁一般。这种描绘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海水荡潏如山立”则进一步描绘了海啸的场景,海水翻腾,如同山岳般起伏不定,景象惊心动魄。 “沙头旧屋四角崩,草茅无人不收拾”,这两句描述了海啸后的景象,沙滩上的旧屋倒塌,四角崩塌,一片破败。原本有人居住的草屋也无人收拾,荒凉破败。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描绘出了海啸后的惨状。 “此时归来夜将半”,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灾后夜晚归来的情景,由于灾害突然发生,他在深夜才归来。这里的“夜将半”点明了时间的紧迫和诗人内心的焦急。 “短衣无绵满身湿”,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归途中衣服湿透的情景,短衣无法抵挡夜晚的寒冷,诗人全身湿透,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灾后的寒冷和艰苦。 “西邻灯火唤不应,饭冷欲食何由食”,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自家的场景,由于灾害严重,邻居家的灯火也难以叫醒昏睡的诗人。饥肠辘辘的诗人面对冷饭,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温饱问题。这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灾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灾害,表现了诗人对灾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深情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感慨。
创作背景
袁凯的《夜归》的创作背景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诗大约作于明初的首都南京,当时袁凯以布衣身份被朱元璋召为御史。然而,朱元璋对江南士大夫持有深刻的忌恨,动辄加以罪名,处以极刑,许多名流冤死刀下,袁凯也屡遭危险。这种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官宦生活,使袁凯产生了逃离凶险漩涡的念头,一心想回到家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夜归》,表达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畏惧。
诗词关键字: 短衣 西邻 满身
相关诗词
  • 1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3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