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秋月试院中作呈莫少虚》

月色本无别,殊观空世情。
今宵云四卷,冰蟾照寰瀛。
无端坐文闱,兀若翳双睛。
窥牖偶一见,始验阴阳并。
孤光何自来,遡日以为明。
三五魄既绝,轮郭自充盈。
循环到今夕,逢金气转清。
乃知造物意,微妙不可名。
伊余禀赋初,二曜同流行。
呼吸即寒暑,乾坤屹峥嵘。
隋珠弹高鸟,惜哉轻此生。
恨无腾化术,返老成童婴。
要须验羲易,观象研其精。
圣处傥心悟,超然合混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月色本无别,殊观空世情》是一首对月亮的深度赏析,它以诗人的独特视角,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敬畏。 首联“月色本无别,殊观空世情。”诗人以一种开放的视角看待月亮,认为月亮的颜色和形态并无特别之处,只是照亮了世间的情感和情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普遍性和普遍性的理解,月亮是世界的象征,也是人类情感的象征。 颔联“今宵云四卷,冰蟾照寰瀛。”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在云层中显现出来,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月光之下,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开始深入探讨月亮的奥秘。“无端坐文闱,兀若翳双睛。”诗人感到自己坐在书房中,仿佛被月亮的光芒所吸引。“孤光何自来,遡日以为明。”诗人思考月亮的光芒是从何而来的,它似乎是由太阳的光线反射而来。“三五魄既绝,轮郭自充盈。”诗人进一步探讨月亮的形成过程,认为月亮是由宇宙中的物质凝聚而成。“循环到今夕,逢金气转清。”诗人认为月亮的循环过程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有关。“要知造物意,微妙不可名。”诗人认为月亮的美丽和神秘是宇宙的意旨,它深不可测,无法用语言描述。 最后几联,“伊余禀赋初,二曜同流行。”诗人反思自己与日月同在,生命与宇宙息息相关。“呼吸即寒暑,乾坤屹峥嵘。”诗人感受到生命的呼吸与四季的更替、山川的巍峨有关联。“隋珠弹高鸟,惜哉轻此生。”诗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恨无腾化术,返老成童婴。”诗人遗憾自己无法掌握长生之术。“要须验羲易,观象研其精。”诗人认为需要深入研究易经,理解宇宙的规律。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作品,它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敬畏。诗人的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上一首
《贫居》
下一首
《送春》
诗词关键字: 观象 禀赋 今夕
相关诗词
  • 1
    [宋]
    南国号多士,几人洙泗风。
    英材自入彀,坏阵不劳攻。
    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蚩妍归品藻,得失付虚空。
    考行先推本,登贤旋奏公。
    期君缓归辔,一醉鹿鸣中。
  • 2
    [宋]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诗怪我心犹壮,细字怜君眼未花。
    霜落初惊衾簟冷,酒酣犹喜笑言哗。
    归心知有三秋恨,莫学匆匆下坂车。
    门前溪水似渔家,流浪江湖归未涯。
    邂逅高人来说法,支离枯木旋开花。
    诸生试罢书如积,剧县归时论正哗。
    安得骑鲸従李白,试看牛女转云车。
    渴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
    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
    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 3
    [宋]
    新秋风月正凉天,空馆相看学坐禅。
    满榻诗书愁病眼,隔墙砧杵思高眠。
    霜飞一叶凋琼玉,风绕双松奏管弦。
    闻道熊罴归梦数,侵天闱棘漫森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