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寒食宿陈公塘上》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
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地酒远情多。
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作品赏析
这首诗《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态的优美诗篇。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细腻的描绘了垂杨、茅屋、春塘、风中牧歌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首联“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诗人以垂杨作为官道的标志,茅屋则依傍在高坡上,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工相和谐的画面。垂杨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送别之地的象征,这里也不例外,表达了诗人对官道边茅屋的关注和情感。 颔联“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的景象。月下春塘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风中牧竖歌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和谐。这一联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幽静。 颈联“折花闲立久,地酒远情多”,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闲立折花、饮酒作乐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享受和留恋。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不舍之情。 尾联“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诗人以今夜孤亭梦作结,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悠扬奈尔何,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垂杨、茅屋、春塘、风中牧歌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世态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
诗词关键字: 垂杨 高坡 官道
相关诗词
  • 1
    [唐]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送行过浐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 2
    [唐]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且游申湖。
    [三堂在虢。
    申湖在陕。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 3
    [唐]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