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大明寺》

历览成终日,禅房处处深。
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
烟竹寒垂幄,风松静鼓琴。
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
作品赏析
这首诗《历览成终日,禅房处处深》是一首描绘禅房幽静、诗人沉醉其中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禅房的深深向往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禅的领悟和追求。 首联“历览成终日,禅房处处深。”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长时间地游览禅房,表达了对禅的深深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历览”一词,不仅指游览,也暗示了诗人对禅的深入探索和领悟。而“禅房处处深”则进一步强调了禅房的普遍存在和其独特的深邃之处。 颔联“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诗人通过描绘野僧对俗客的怪异反应,表达了自己对禅的领悟和与众不同的理解。这里的“野僧”和“俗客”分别代表了禅的真谛和世俗的理解,而“怪见”和“幽寻”则表达了诗人对禅的理解和追求。 颈联“烟竹寒垂幄,风松静鼓琴。”诗人通过描绘烟竹垂下帷幕、风松弹奏琴声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禅房的幽静和禅的宁静。这里的“烟竹”、“风松”和“鼓琴”都是对禅房环境的描绘,而“寒”、“静”则进一步强调了禅的清净无为和超脱世俗的特点。 尾联“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禅师的清谈、明月高悬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禅的领悟和追求。这里的“清谈”是诗人与禅师的对话,而“明月到天心”则象征着禅的真谛和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房的幽静、诗人的沉醉以及他对禅的理解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禅的深深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关键字: 历览 禅房 清谈
相关诗词
  • 1
    [宋]
    江山岂不好,独游情易阑。
    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我欲访甘露,当途无闲官。
    二子旧不识,欣然肯联鞍。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山长江漫漫。
    却望大明寺,惟见烟中竿。
    很石卧庭下,穹窿如伏羱。
    缅怀卧龙公,挟策事琱钻。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名高有余想,事往无留观。
    萧翁古铁镬,相对空团团。
    陂陀受百斛,积雨生微澜。
    泗水逸周鼎,渭城辞汉盘。
    山川失故态,怪此能独完。

  • 2
    [宋]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 3
    [宋]
    秋叶已多蠹,古原看更荒。
    废城无马入,破冢有孤藏。
    寒日稍清迥,寒山分漭苍。
    田衣指白水,此下是雷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