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洛花天下最,姚黄魏紫尤奇异。 坐令百花失颜色,唤作国香谁是对。 十年之前来新安,阅尽妖娆兴欲兰。 晚得一枝睡露蝉,分明好似画中看。 人世匆匆驹过隙,重游正值春三月。 园丁折得数盘来,旋买甆谩成列。 殷红照日更嫣然。 轻素含风玉色鲜。 中有杨妃曾一捻,咄哉尤物累天全。 我今褰惧问疾苦,皇华那受妖花污。 掷置道旁何足惜,亦如佞人吾所恶。 顿使心胸和且平,况闻麦陇香气腾。 处处一犁春雨足,家家合掌庆丰登。 |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洛阳花中名品“杨妃”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怜爱和对庸俗、佞媚的厌恶。 首段以洛阳花为引子,描绘了洛阳花的艳丽和奇异,以及它们使百花失色的影响力。接着,诗人回忆起十年前在新安赏花的经历,对一枝睡露蝉的杨妃花如画般的欣赏。 接下来,诗人对花与人世的短暂进行了思考,重游时正值春三月,园丁折得数盘杨妃花,诗人随即买下摆放。诗中“牡丹花照日嫣然,轻素含风玉色鲜”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杨妃花的美丽。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庸俗和佞媚的厌恶,认为应该关心疾苦,不应受妖花的玷污。他甚至认为,像妖花这样的尤物,应该抛弃在路边,就像厌恶佞人一样。这种态度使诗人的心胸变得和和平静,同时也闻到了麦陇的香气,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对丰收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杨妃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庸俗、佞媚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牡丹花的美丽和魅力。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感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