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道中所见》
木瓜已过折山来,黄帕封林未敢开。 想见白沙红照里,绣纹冷落见奇魂。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木瓜已过折山来》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生动的意象吸引着读者的目光。首先,让我们从诗的题目开始,木瓜已过折山来,这可能暗示了某种季节的转变,木瓜通常在秋季成熟,因此“木瓜已过”可能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而“折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山岭的边际,或者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表示时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接下来,黄帕封林未敢开,这句诗描绘了一片树林被黄色帕子覆盖的景象,但诗人并未敢打开它。这个描绘既有神秘感,又有一种深邃的期待。这种等待和好奇为诗歌的情境增添了更多的张力。
然后是“想见白沙红照里”,这句诗中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场景,即白色沙滩在红色光照的映衬下,这种色彩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想见”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绣纹冷落见奇魂”,这句诗将注意力转向了森林中的树皮纹理,这些纹理在冷落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出,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共鸣。这里的“绣纹”可能是指树皮上的天然花纹,或者是指过去的繁华已逝,留下的只有冷落的痕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秋天过后的寂寥与期待,白色的沙滩、红色的夕阳、冷落的树纹以及未敢开启的黄帕,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未知的期待和深深的感慨。
|
创作背景
《四安道中所见》是宋朝诗人牟巘五所作的一首诗。牟巘五是南宋末期的文人,他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这首《四安道中所见》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四安道上的所见所闻有关,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关注。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相关诗词
-
多行三两日,犹在四安舟。
天正当寒夜,人偏作远游。
风高云叶动,江阔浪花浮。
会得幽閒趣,唯应是白鸥。
-
每羡向平婚嫁了,恣游五岳可曾回。
也应未断尘缘在,依旧挑包科浙来。
-
分明路入茶山去,唤起昏昏嗜睡翁。
共笑翁来已差晚,珍芽秀甲老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