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韵詗徐径坂》

圣断锄奸不大声,传闻侧席迟幽人。
人今天民之先觉,幡然风俗还振振。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君主的贤明和重视民间贤能之士。诗中描绘了君主断锄奸贼,不张扬声势,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品质,这种做法被人们广为传颂。君主被认为是人民的先知,他的行为和思想引领着社会风气,使风俗得以振兴。 首句“圣断锄奸不大声”,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君主的决策和行动方式。这里,“锄奸”象征着君主对邪恶势力的打击,而“不大声”则暗示了其行动的低调和内敛,不张扬声势,而是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修养。 “传闻侧席迟幽人”则表达了君主对隐居之士的重视和尊重,体现了君主的虚怀若谷和求贤若渴的态度。 “人今天民之先觉”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地位和作用,他被认为是人民的先知,他的思想和行为引领着社会风气。 最后,“幡然风俗还振振”表达了君主的行为对社会风俗的深远影响,他的改革和振奋使风俗得以振兴。 整首诗通过描绘君主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君主贤明的赞美和对民间贤能之士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君主对社会风俗和人民福祉的责任和担当。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锄奸 先觉 风俗
相关诗词
  • 1
    [明]
    故老传经日,诸生立雪时。
    瓶香人送酒,门响客催诗。
    白发经秋短,青灯坐夜迟。
    河汾有遗稿,读罢一兴思。
  • 2
    [宋]
    历穷山底路,浑不见人家。
    傍石寻丹鼎,随云到玉华。
    蝶幽停蕙蕊,鹿饱卧苔花。
    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
  • 3
    [宋]
    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
    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
    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
    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