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半见月》

中夜月初上,照我东床明。
我心本无事,展转寐不成。
仰观乌鹊飞,俯听蛩螿鸣。
念适从何来,衣食非素营。
三年然后归,儿女各长成。
婚嫁愿早毕,吾其师向平。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中夜月初上,照我东床明》是一首富有深情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中夜时分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中夜月初上,照我东床明”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景象,月亮刚刚升起,照亮了诗人的东床。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思考。 接着,“我心本无事,展转寐不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无求。他原本没有什么事情困扰他,但辗转反侧却无法入睡,这表明他内心深处有着某种思考或情感。 随后,“仰观乌鹊飞,俯听蛩螿鸣”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乌鹊飞舞,俯听蟋蟀的鸣叫声。这样的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他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念适从何来,衣食非素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他思考自己生活的来源,衣食是否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这反映了他的现实思考和责任感。 最后,“三年然后归,儿女各长成。婚嫁愿早毕,吾其师向平”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期待。他希望在三年之后能够回家,看到儿女长大成人。同时他也希望早日完成儿女的婚嫁事宜,这反映了他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责任感和对家庭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东床 仰观 适从
相关诗词
  • 1
    [唐]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2
    [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3
    [唐]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