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拜孙花翁墓下》

水仙分地葬诗人,一片荒山野火焚。
荐菊有亭今作圃,埽松无地漫留坟。
蜗牛负壳黏碑石,老鹳攜雏入陇云。
欲把长箫歌楚些,却怜度曲不如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变迁的诗,通过对水仙、菊花、碑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水仙分地葬诗人,一片荒山野火焚”中,“水仙分地葬诗人”可能暗喻诗人的逝去,而“荒山野火”则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无常。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无常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深感慨。 “荐菊有亭今作圃,埽松无地漫留坟”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原本的赏菊亭现已变成了种菜的园子,曾经扫墓的松树现在也没有地方可以留坟了。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逝去的人和事的怀念。 “蜗牛负壳黏碑石,老鹳携雏入陇云”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自然中的元素的变化。蜗牛黏在碑石上,老鹳带着雏鸟飞入云端,这些都是自然中常见而又微妙的细节,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两句“欲把长箫歌楚些,却怜度曲不如君”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想要吹起长箫唱起楚歌,但却感到自己的歌喉不如逝去的友人。这不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细节描绘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碑石 野火 荒山
相关诗词
  • 1
    [明]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
  • 2
    [宋]
    此堂清不着珠玑,只要双亲佚老宜。
    春酒尽堪眉寿介,斑衣长似乳时嬉。
    妇垂鹤发陪姑纬,翁捻银髯课子诗。
    饱饮菊花潭上水,鸡窠犹自拜孙枝。
  • 3
    [宋]
    人老难重少。
    强追陪、李侯痛饮,刘郎清啸。
    报答秋光无一字,虚说君房语妙。
    且匣起、青铜休照。
    赖有多情篱下菊,待西风、不肯先开了。
    留晚节,发孤笑。
    孔璋客绍衡依表。
    有谁怜、戴花翁病,插萸人少。
    生不逢场闲则剧,年似龚生犹夭。
    吃紧处、无人曾道。
    到得扶他迂叟出,算貂蝉、未抵深衣帽。
    街酒贱,更沽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