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温州》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
作品赏析
这首诗《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首联“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通过描绘两人长久以来一同为官、一同为朝效力、一同同年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同时,友人的调动,将经过海边,也为诗歌增添了空间感,使诗歌更加生动。 颔联“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表达了对友人治理下百姓的赞美和祝福。多士向来亲戴席,描绘了百姓对友人的拥戴和信任,斯民今幸得苏天,则表达了百姓对友人治理下社会秩序恢复、民生得以改善的感激和喜悦。 颈联“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描绘了友人将要前往的新地景色和友人的学习生活。潜心阁上书千卷,表达了友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雁荡山中草一川,则描绘了雁荡山的美景和友人在此山中读书、养生的生活。 尾联“小待公余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友人能在公余时间寻访旧迹,回归自然,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关键字: 鸣鞭 旧迹 幸得
相关诗词
  • 1
    [宋]
    长刘提正律,折冲陈堂堂。
    少刘峙其躬,凛凛百鍊刚。
    独立百世后,共分渊孟香。
    近市人不知,公论在八荒。
  • 2
    [宋]
    黄夫子从汶上来,三束瓜虀送风土。
    应知我亦困虀盐,肯食沽酒与市脯。
    食肉者鄙无远谋,甲第纷纷何足数。
    饮蔬饮水真乐哉,千古风流想尼父。
  • 3
    [宋]
    家住温州雁荡巅,归帆曾载买山钱。
    江山寂寂芦花白,好似今朝纸上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