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长安诸寺联句·常乐坊赵景公寺·题约公院》

印火荧荧,灯续焰青。
--张希复七俱胝咒,四阿含经。
--段成式各录佳语,聊事素屏。
--郑符丈室安居,延宾不扃。
--升上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描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首先,诗中提到了“印火荧荧,灯续焰青”,这表达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火光闪烁,灯焰青翠,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这种场景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被用来象征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其次,“七俱胝咒,四阿含经”,这里提到了两种经典,七俱胝咒是佛教中的一种咒语,四阿含经则是佛教中的一种经典,它们代表了宗教信仰的力量和智慧。这些经典的存在,表明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尊重。 “各录佳语,聊事素屏”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人们喜欢在素屏上写下自己的心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句话也表明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 “丈室安居,延宾不扃”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居室环境,人们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不受外界干扰。这句话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平静和安宁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于美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诗词关键字: 阿含 上人 安居
相关诗词
  • 1
    [唐]
    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
    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
    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
    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
    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风云私所爱,屠博暗为俦。
    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
    晚岁聊长想,生涯太若浮。
    归来南亩上,更坐北溪头。
    古岸多盘石,春泉足细流。
    东隅诚已谢,西景惧难收。
    无谓退耕近,伏念已经秋。
    庚桑逢处跪,陶潜见人羞。
    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
    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
  • 2
    [宋]
    见闻获安隐,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归依,愿普如世尊。
    甚深净戒聚,功德难思议。
    受者获安隐,福慧日夜生。
    诸佛常护念,万地渐满盈。
    六度四等意,普度诸群盲。
    手足初莫犯,节言慎所行。
    常乐在定意,是真优婆塞。
    质直离谄曲,常与贤圣俱。
    爱众犹养己,是名真苦萨。
  • 3
    [宋]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
    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
    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
    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