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经父所作高承制铭因寄之》

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
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
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
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和感受的诗,表达了作者在漫长征途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广阔的征途和山川掩映的美丽景象。这一联通过“征路”和“山川”两个意象,展现了旅途的漫长和遥远,同时也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壮美之感。 颔联“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路程的认知和判断。这一联通过“记程”和“分境”两个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旅途的熟悉和敏锐,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旅途的热爱和投入。 颈联“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旅途中的疲惫比喻为浮梗,将骑马比喻为去鸿,生动地表现了旅途中的疲惫和孤独感。这一联也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深刻感受。 尾联“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遇到的熟悉的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长途跋涉的疲倦和孤独的愧疚之情。这一联通过“平生惯相遇”和“坐禅翁”两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旅途中的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旅途的热爱和投入,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坐禅 掩映 远近
相关诗词
  • 1
    [宋]
    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
    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
    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
    屠杀熟户烧障堡,十万驰骋山岳倾。
    国家防塞今有谁?
    官为承制乳臭儿。
    酣觞大嚼乃事业,何尝识会兵之机?
    符移火急搜卒乘,意谓就戮如缚尸。
    未成一军已出战,驱逐急使缘[山佥][山+繁体“戏”字]。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
    连颠自欲堕深谷,虏骑笑指声嘻嘻。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掩截成重围。
    我军
  • 2
    [明]
    龙飞虎变仰光辉,九御亲承制作垂。
    祀辂斿明崇庙典,经筵烛晃肃朝仪。
    长春宝树花献,太液祥云五色移。
    环海车书皇帝有,安州不制《大风》词。
  • 3
    [宋]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如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