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门襟喉地,北瞰单于城。 汉骑罢深入,塞垣春草生。 题舆当远去,磴道历峥嵘。 载路壶浆馈,出郭幡旗迎。 公堂足奉养,美酹与犀兵。 漏刻闲愈永,衣裘寒更轻。 五台聚仙圣,事迹从所钦。 新篇时冥邈,万怪登幽情。 政成早归来,银章对承明。 未遂游边志,羡君为此行。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雁门关的壮丽景色和戍边将士的英勇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的关心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首先,诗中通过对雁门关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其中,“雁门襟喉地,北瞰单于城”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雁门关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其北望匈奴的雄姿。而“塞垣春草生”则描绘了边塞春天的景象,与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诗中通过对戍边将士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英勇精神和高尚品质的敬意。其中,“汉骑罢深入”表达了对古代戍边将士的敬意,“公堂足奉养,美酹与犀兵”则表达了对他们艰苦生活条件的关心和对他们英勇精神的赞美。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的关心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载路壶浆馈,出郭幡旗迎”两句,描绘了百姓对戍边将士的欢迎和拥护,体现了民本思想。“政成早归来,银章对承明”则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公正社会的向往。 最后,诗中通过对新篇的赞美和冥邈的描绘,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神秘情感的体验。“万怪登幽情”一句,更是让人感受到神秘莫测的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雁门关、戍边将士和当地百姓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文和政治理想的关注和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