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广教寺》

三门当驿道,四壁启僧房。
颇有千竿竹,能令六月凉。
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
岸曲盘涡急,人言古濑阳。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三门当驿道,四壁启僧房》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品味。诗中描绘了三门驿道的自然风光,以及在四壁僧房中度过闲适时光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两句“三门当驿道,四壁启僧房”,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地点和环境。三门是驿道的必经之处,四周则是僧人所建的房屋。这里的“驿道”通常是指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交通道路,而“僧房”则暗示了这是一个宁静的佛教场所。 接下来的四句“颇有千竿竹,能令六月凉。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描绘了更为具体的景象。这里有千竿翠竹,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带来丝丝凉意。钟声响起,引来山鸟的欢鸣;煮茶的水声,弥漫着清香。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恬淡和悠然。 最后两句“岸曲盘涡急,人言古濑阳。”进一步描绘了三门驿道的生动景象。河岸弯曲,盘涡急流,这是古濑阳的独特景象。这里的“古濑阳”可能是指古时候的水滨之地,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三门驿道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感受和品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恬淡。
诗词关键字: 驿道 撞钟 四壁
相关诗词
  • 1
    [宋]
    溪水今尚浅,涉马不及鞯。
    岸口出近郭,野径通平田。
    行行渡小桥,决决响细泉。
    万木荫古殿,一灯明象筵。
    长廊颜頵碑,字体家法传。
    空堂裴相真,白髯垂过咽。
    名迹两不灭,岂独画与镌。
    高僧凿崖腹,建阁将云连。
    秘此龙鸾迹,足使臣仆虔。
    修竹间长松,森卫若被坚。
    是必神物护,禹穴空岁年。
    饭讫过山後,井傍携名煎。
    探幽偶转谷,忽视昭亭巅。
    蔓草不识名,步侧时得牵。
    幽禽声各异,可辨唯杜鹃。
    似惊俗客来,聒聒两耳边。

  • 2
    [宋]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聊句後,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 3
    [宋]
    苍山去不远,日日起寒云。
    堂上看飞雪,水边思练裙。
    铜缾生薄冻,桂火压残薰。
    欲往有余兴,林幽路不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