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洛阳月夜书怀》

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阳宫。
一声边雁塞门雪,几处远砧河汉风。
独榻闲眠移岳影,寒窗幽思度烟空。
孤吟此夕惊秋晚,落叶残花树色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疏柳高槐的景象,以及边塞雁鸣、远处的砧声、岳影、落叶和残花等秋天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慨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首句“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阳宫。”描绘了古巷中高大的槐树和稀疏的柳树,月光从西边窗户照进上阳宫,为这个古老的巷子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槐树和柳树都是秋季常见的树木,它们的稀疏和疏落,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月光照进古老的宫室,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一声边雁塞门雪,几处远砧河汉风。”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大雁在雪中鸣叫,远处传来几声砧声,伴随着河汉星空中吹来的秋风。边塞的大雁和远处的砧声,都给人一种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孤独感。而河汉风的出现,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寒冷和萧瑟。 “独榻闲眠移岳影,寒窗幽思度烟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独榻上闲眠时,将山岳的影子当作伴侣,在寒窗前度过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思考着生活和未来。这里用“移岳影”来比喻自己在独榻上的闲眠,表达了一种孤独和静谧的感觉。而“度烟空”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 “孤吟此夕惊秋晚,落叶残花树色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秋天的夜晚独自吟诗,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秋天的到来,看着落叶和残花在树色中飘落,不禁感到一丝凄凉。这句诗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自己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关键字: 塞门 幽思 残花
相关诗词
  • 1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2
    [唐]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 3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